必威betway文化馆里的夜校吸引力何在?

2024-06-16 17:16:2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必威体育温江区文化馆“留位艺术夜校”的琵琶课受追捧。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 摄

  近日,第二个全国文化馆服务宣传周落下帷幕。其间,各地各级文化馆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展览、培训、演出等活动。其中,文化馆夜校这一培训形式,2023年底曾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波学习热潮,成为众多中青年的“充电”之选。在四川,成都市文化馆总校去年冬季特色课程上线个名额几乎被“秒”光。

  时隔半年,文化馆里的夜校现状如何?“夜校热”是否还在继续?记者近日走进成都多家文化馆实地探访。

  5月20日晚,在成都温江区一处商圈的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室内,座位旁整整齐齐摆放了12把琵琶,等待主人的到来。根据温江区文化馆“留位艺术夜校”的课表安排,开课时间是晚间七点半,不过热情的学员在七点钟左右已经把位置坐满,让音乐教师俞维得以提前开课。

  戴好专用指甲片,调准弦音,摆正乐谱,奏响琵琶,学员们沉浸在乐音世界中,不闻外面商圈的热闹。俞维在室内侧耳倾听,不时用手势指挥节奏、曲调。一曲过后,满意的笑容从脸上绽开,他对学员许诺:“结课后,我想要选一批咱们当中弹得好的,带你们去区文化馆里现场表演,喊上你们的亲友团一起来听!”

  这一处培训场地,距离温江区文化馆约4公里,是该馆新设立的7个“共享课堂”之一。“我们今年的夜校课程排下来,总量肯定会超过去年。但馆里本身场地小,环境偏旧,可大家的报名热情又很高。为了给学员们更好的体验,馆里联合了温江艺术培训市场的老牌机构开展免费公益培训。”温江区文化馆馆长赖羽介绍,合作的形式主要是资源置换,艺术培训机构负责场地、教学,文化馆则为各家艺术培训机构的成果提供展示平台。

  下班后,成都市民周月要乘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专程来这里学习琵琶。“本身比较喜欢传统文化,抢上了这门课程,琵琶也是一直心心念的乐器,有机会免费学习,肯定要珍惜。”

  周月抢课的地方,就是汇总了成都市、县两级文化馆培训课程的“文化天府”APP。目前的课程报名界面显示,琵琶演奏、古典舞、戏曲鉴赏、山水画等传统文化类课程大多报名满员。

  木色的墙面、雅致的绿植,还有专业的灯光音响,走进成都市文化馆210教室,刘姝琪正在为十几位来自成都各地的学员讲授《京剧艺术鉴赏与实践》。

  《京剧艺术鉴赏与实践》是新增设的特色主题课,吸引来的大多是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课程以对四大行当、四功五法及发声位置的认识为主,加上声腔板式的唱腔学习,带领学员快速上手京剧唱腔。

  “旦角的唱腔,最重要的是音色明亮。”在讲解发声技巧的同时,刘姝琪用手指依次指出腹部、胸腔、头腔的不同位置。学员们站起身,整齐地深吸一口气,同步按照刘姝琪的手势吐出气息,如此循环往复,逐步领略旦角的声音世界。一个小时的课堂不知不觉过去。

  “下次有机会我们一起排一出戏”“今天的进步线分钟的交流环节,学员们打开话匣子,顾不上先擦额头的汗水,便互相交流刚刚学到的发声技巧,他们仍沉浸在扮演旦角的美妙体验中。

  这些下班后来到馆里上课的年轻人,在夜校仍然劲头十足必威betway。“有的学员今年才接触到文化馆夜校,从零基础起步了解京剧艺术,到现在已经可以跟上同学的进度。从入门阶段的课程表现来看,大家对京剧艺术的兴趣非常浓厚,积极回答问题,课程的氛围很好。”刘姝琪表示。

  四川省文化馆艺术空间开设的课程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样得到展现。四川省文化馆艺术空间执行副主任罗群芳介绍,茶艺体验、装裱艺术、唐卡体验、非遗体验等课程一经推出便走俏。“一般当天就能报满,而且报名的大部分是年轻人,年龄多在20岁至30岁之间。”

  成都市文化馆专职油画家钱煜带过多个夜校培训班,对目前夜校的红火有直观的感受,“大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变得更加旺盛。课程满员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了。”在和学员交流报名想法时,他还了解到,“年轻人往往不满足于入门的免费课程,也青睐低收费的进阶式课程。”

  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平时上班、周末上课。在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戴珩看来,文化馆的“夜校热”能够不断档,首先在于各地的文化馆推出“延时”“错时”服务恰逢其时,并且课程也更加多元,适配了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在学完课程以后,人们也能在一天的忙碌之后放松身心,情绪也得到相应改善。”

  “文化馆的夜校要持续红火下去,需要把阵地建得更扎实,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戴珩建议,面对群众旺盛的需求,文化馆在自有阵地和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筛选民间的文艺达人纳入师资库中,并且利用各地近年来新建的大大小小的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开展夜校服务,扩大夜校的覆盖面。

  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张雪梅认为,夜校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满足了年轻人对新知识、新技能获取的需求,同时也是逐渐得到年轻人关注的一种社交方式。“不需要刻意维护,就能获得一群志同道合的有着共同兴趣的朋友,这类场景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来说相当难得。”

  在面向年轻人的课程形式上,张雪梅建议文化馆可以多尝试互动式、沉浸式授课新形式,变单向的内容输出为趣味的互动。“同时要注重课程体验反馈、课后质量监测,适时调整和丰富课程种类。”

  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已有的夜校课程运营经验,成都市文化馆也在进行课程配置的优化。今年下半年,成都市文化馆会开展面向青年市民群体的每月特色主题班,新设架子鼓、插花艺术、摇摆舞、瑜伽、衍纸艺术等当下流行的项目,让课程类型更加多样化,时间和内容也会向年轻人倾斜,开展工作日晚间延时服务,并适当增加周末培训班的数量。

  夜校,一个带有历史感的学习场景,正在持续上新,走入线上社交媒体和线下社交空间的“C位”。以全民艺术普及为主职主业的四川各级各地文化馆,也端出了丰盛的夜校课程大餐。学员也以定闹钟“抢课”、拼手速“报满”等实际行动响应“夜校热”。

  不同类型的“夜校热”贯穿了百年的历史长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者用夜校在扫盲的同时,播撒革命思想的种子。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办农民夜校,教农民识字必威betway、算数。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市青年、进城务工人员通过上夜校学习技能,攻读专科、本科学历,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回到当下,夜校再度“翻红”,供需两端的时代条件与学习心态有了明显的不同,也是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水涨船高的体现。以往文化馆进行艺术培训,基本上开设的都是传统课程,比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如今,时尚品鉴、生活美学、非遗传承有关的课程成为文化馆工作者口中的“新三样”。课程的前期调研、师资配备、内容更新、授课方法上,都要“抠脑壳”。不少文化馆的负责人在受访过程中都用“卷”这个字来形容设计新课的过程。在成都市文化馆今年下半年的排课表中,记者看到课程分为运动类、舞蹈类、声乐类、美术类、器乐类、智能类、书法类、非遗类、手工类、语言类等10个艺术门类,分类之细致可见一斑。

  在需求端,从学员出发点和学习的氛围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上夜校和学历提升等功利性指标绑定也不再那么密切。人们怀有的目的从“进修”向“体验”转变,折射出终身学习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学员把夜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在工作之余上夜校的过程,也被视为舒缓快节奏生活的一剂“良药”。除了收获新的技能点,在轻松的氛围中拓展朋友圈,收获了心灵上的慰藉。

  夜校风吹拂必威betway,学艺潮涌动。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胜往昔,我们也乐见“夜校热”的不断档和夜校课程的持续上新,以双向的奔赴激发夜校服务上更多创新之举,让更多的群众就近接触生活美学,丰富精神世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搜索